每晚和你說晚安?? 01.舒服的關系,不用隨時說話 前幾天,在微博上看到這么一段話: “最舒服的關系,不是隨叫隨到,每天都聊。而是我發了信息,你看到了自然會回復。然后倆人零零碎碎、斷斷續續的聊了一整天。沒看到回復的話,我也不會胡亂猜忌,你也不會因為沒有及時回復而感到抱歉?!?/span> 這樣的關系,很舒服,卻也很難得。 畢竟,我們身處的是微信“橫行”的時代。 在這個時代,愛情,友情,又或者是親情等等,常常會被“未及時回復”所威脅。 今天你沒有及時回我,是不是不愛我了? 明天我沒有及時回你,是不是不想主動了? 一次未能及時回復的信息,可以引發無數種你想象不到的揣測。 而這些揣測,之所以會產生,根本原因在于你們之間的關系,不夠舒服,甚至是緊繃。 讀者劉寧,就有這么一個讓她時刻感覺緊繃的朋友。 過年那段時間,劉寧在家辦公,在她打開微信,準備發布工作朋友圈時,收到朋友的一條評論:“我看你都有時間發朋友圈,為什么不回我消息?” 看到這條評論,劉寧第一時間打開聊天列表,劃了十幾個工作群后,終于找到了朋友發來的微信消息。 時間顯示,一天前。 而當劉寧打完一大段文字,準備發送給對方,解釋自己的情況時,收到的卻是一個紅色感嘆號。 好友已將她拉黑。 這種情況,劉寧不是第一次遇到。 早在之前,好友就曾幾次拉黑過劉寧,理由都是因為劉寧沒能及時回復她。 在好友看來,劉寧三番兩次不回信息,是不重視她的表現,于是選擇用拉黑,來平復心里的不滿。 但她所不能理解的是,劉寧工作的特殊性,注定了她無法成為一個隨叫隨到,隨時回復的朋友。 在信的結尾,劉寧告訴我,這一次,她不會再主動求和了。 經歷過無數次“被放棄”,她早就累了,再也不想單方面維持所謂的友誼。 劉寧的經歷,讓我想到另外一個讀者,小虹。 今年情人節,小虹接受了男友的求婚,兩人在一起的時間不是很長,屬于“閃婚”。 對此,有朋友曾問過小虹,為什么就確定是他了? 小虹告訴朋友,她從來沒有遇到一個人,兩個人在一起一整天,即便不說話,各忙各的,也不會感到尷尬和無所適從。 有的,僅僅是舒服。 就像顧城寫的《門前》: “我多么希望,有一個門口。早晨陽光照在草上,我們站著扶著自己的門窗。門很低,但太陽是明亮的,草在結它的種子,風在搖它的葉子,我們站著,不說話,就十分美好?!?/span> 顧城沒有找到他的“門口”,但她找到了。 02.順其自然的舒服,才能持久 肖驍在《奇葩說》里說過: “好朋友之間相處,重在坦率,重在舒服。我不希望他來找我借錢難以啟齒,我也不希望我找他還錢的時候需要小心翼翼,這才是好朋友的相處之道?!?/span> 重在舒服,這四個字,適用于任何想要長久維持的關系。 比如周有光和張允和,就很善于讓對方感到舒服。 1933年,周有光和張允和結婚,此后,他們再也沒有分開過。 人們常說,關系想要長久,興趣相投很重要。 但周有光和張允和不一樣,他們的興趣,不僅不相投,甚至相去甚遠。 就拿聽音樂這件事來說。 周有光喜歡西洋音樂,張允和喜歡的卻是中國古典音樂。 一般來說,當你和喜歡的人相處時,你會忍不住想要把自己喜歡的東西,分享給對方,這是人之常情。 但張允和卻沒有如此,她依然愛著自己喜歡的音樂,卻也沒有強迫周有光和她一起喜歡。 她會做的,只是抽出時間,陪周有光聽他所鐘愛的音樂,即使每次,她都會因為聽不懂,從而把音樂當催眠曲,沉沉睡去。 而周有光呢? 他和張允和一樣,也會抽出自己的時間,陪著對方去聽自己并不喜歡的昆曲。 即便結了婚,從一個人,變成兩個人,兩人依舊在自己的舒適圈里,恣意生活著。 當然,再恩愛的夫妻,生活在一起,也難免會有摩擦。 周有光和張允和也不例外。 但與一般越吵越大聲,恨不得用聲音讓你投降的情侶吵架不同。 他們吵架時,聲音從不大聲,更不會讓外人聽到。 甚至于有的時候,兩三句話間,就能吵出個結果,而后便當做無事發生,就此揭過。 想到曾有算命先生斷言,兩人之間的婚姻,撐不過十年。 沒想到的是,兩人不僅撐過了十年,還有了好多個十年。 周有光和張允和,用他們之間,有來有往,舒服的相處之道,打破了命運的預言。 過成了讓許多人艷羨的70年“白金婚姻”。 就像蘇芩說的: “真正好的愛情,就是不費力,不需要刻意討好,兩個人已是順其自然的舒服?!?/span> 越舒服,越持久。 03.舒服,其實是取悅自己 《斷舍離》里講道: “斷舍離的主角永遠都不是物品,而是自己,時間軸也永遠都不是過去,而是現在?!?/span> 生活中,清理無用的垃圾廢物,可以多騰出一點空間。 交往中,清走道不同不相為謀的人,可以讓心靈多一分舒坦。 有的時候,不必把所有人請進你的生命。 與其負重前行,不如獨自修行。 適當的“斷舍離”,其實也是在取悅自己,不管如何,讓自己舒服最重要。 這一點上,寧靜就做得很好。 前不久,在某綜藝中,有選手問寧靜,身為演員好不容易克服唱跳障礙,乘風破浪成了團,為什么沒過多久,便執意要退團? 聽到這個問題,寧靜耿直回應道: “我自己單方面宣布退團,沒跟任何人商量,我認為我這種盲目的從團,可能會給大家帶來壓力,因為每個人的習慣不一樣,讓她們自由飛翔,為什么不可以呢?” 在寧靜看來,讓大家都舒服,比起成團,意義更大。 寧靜的一番舉動,引起許多人不滿。 但其實,如果對寧靜的過去稍微有點了解,就會深刻感受到,她是一個十分忠于自己的人。 寧靜的第一場婚姻,不是因為愛情。 而是因為她想結婚,剛好這個人想娶她。 于是,沖動之下,草草結婚。 然而,沒過多久,她就清楚地知道,自己并不愛對方: “走出教堂大門,看到洛杉磯天空中飛機放飛的分紅心,我堅信我不愛他?!?/span> 那一刻,她學著說服自己,時間一久,愛情會發生,婚姻也會變好。 就這樣過了幾年,彼時已經有了孩子的寧靜,終于無法說服自己,最終還是離了婚。 到了2006年,寧靜再次結婚。 相比第一段婚姻,第二段維持了十年之久,但遺憾的是,依舊沒能走到最后。 值得慶幸的是,即便有過兩段失敗的婚史,寧靜也沒有因此敗倒在爭議之下,就像她說的: “哪怕結婚十次,離婚十次,我也不怕,人活在世,喜歡就是喜歡,能在一起就在一起,不能在一起就分開?!?/span> 不得不說,寧靜舒服悅己的人生態度,恰恰是很多人所缺乏的。 很多時候,不管是與人相處,還是與人相愛。 即便深感不舒服,大多數人也會因為面子,又或者顧忌一些東西,羞于啟齒,最終只能自己默默忍受。 但就像海子說的: “你來人間一趟,你要看看太陽,和你的心上人,一起走在街上?!?/span> 你來人間一趟,時光短暫。 別輕易浪費在不舒服的人或事上。 04. 廖一梅在《柔軟》里寫道: “你遇到一個人,你愿不愿意跟他對視,離他多遠跟他說話,說話舒服還是不舒服,其實不是大腦決定的,身體知道?!?/span> 舒不舒服,身體最清楚。 不管是人還是事,如若它們讓你的身體感到抗拒,記得及時遠離。 別為難身體,別為難自己。 //end ⊙ 作者:凱紫,全網500萬女性用戶的情感集散地,他的公眾號:凱紫(ID:kaikaivoice),新浪微博:@凱紫,私人微信號:kaizi523,用他的聲音,每一個白天,每一個夜晚都陪在你身邊。 |
|